Latest Issue

    2024 Year 30 Vol. 6 Issue

      Evidence-Based Integrative Medicine

    • 2024, 30(6): 551-558. DOI: 10.1007/s11655-023-3711-3
      Abstract:背景:缺乏对现有证据的系统回顾, 是造成大量研究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 引证研究 (EBR) 方法应运而生, 即应用相关研究的系统评价以论证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及解释研究结果, 以减少非必要的研究. 当前, 针灸领域随机对照试验数量急剧增长, 但尚未有研究应用EBR方法评估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目的:以原发性痛经为例, 评估引证研究方法在针灸随机对照试验 (RCT) 中的应用程度.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及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VIP) 中关于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RCT, 检索时限为2013-2022年. 通过阅读纳入RCT的全文及参考文献, 评估其是否引用了相关临床研究及证据使用者观点的系统评价或其他类型研究以论证及设计试验. 此外, 通过对纳入研究的讨论部分进行分析, 评估其是否将结果整合至系统评价中以得出结论. 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探索EBR方法中三项要素的影响因素: (1) 论证研究问题时引用相关临床研究; (2) 引用有关证据使用者观点的研究; 及 (3) 讨论结果时引用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共纳入473篇RCT, 其中45.67% (216) 引用了相关临床研究以论证研究问题; 21.56% (102) 引用了证据使用者观点的文献; 10.99% (52) 在讨论其研究结果时引述了既往研究. 极少研究恰当地使用了引证研究方法: 3.17% (15) 的试验使用了系统评价以论证研究问题, 但没有一项引用最新且高质量的系统评价; 1.05% (5) 引用了证据使用者观点的系统评价以论证及设计研究; 仅1项研究将其结果整合至系统评价中以得出结论. 发表年份、语言、资助类型、注册情况、伦理审批及试验中心数量与EBR方法三项要素中的一项显著相关.结论:多数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RCT未使用引证研究方法以减少研究冗余. 针灸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资助机构、伦理委员会、期刊和同行评审应致力于应用及推广引证研究方法, 以确保研究价值.背景: 缺乏对现有证据的系统回顾, 是造成大量研究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 引证研究 (EBR) 方法应运而生, 即应用相关研究的系统评价以论证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及解释研究结果, 以减少非必要的研究. 当前, 针灸领域随机对照试验数量急剧增长, 但尚未有研究应用EBR方法评估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目的: 以原发性痛经为例, 评估引证研究方法在针灸随机对照试验 (RCT) 中的应用程度.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及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VIP) 中关于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RCT, 检索时限为2013-2022年. 通过阅读纳入RCT的全文及参考文献, 评估其是否引用了相关临床研究及证据使用者观点的系统评价或其他类型研究以论证及设计试验. 此外, 通过对纳入研究的讨论部分进行分析, 评估其是否将结果整合至系统评价中以得出结论. 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探索EBR方法中三项要素的影响因素: (1) 论证研究问题时引用相关临床研究; (2) 引用有关证据使用者观点的研究; 及 (3) 讨论结果时引用相关临床研究. 结果: 共纳入473篇RCT, 其中45.67% (216) 引用了相关临床研究以论证研究问题; 21.56% (102) 引用了证据使用者观点的文献; 10.99% (52) 在讨论其研究结果时引述了既往研究. 极少研究恰当地使用了引证研究方法: 3.17% (15) 的试验使用了系统评价以论证研究问题, 但没有一项引用最新且高质量的系统评价; 1.05% (5) 引用了证据使用者观点的系统评价以论证及设计研究; 仅1项研究将其结果整合至系统评价中以得出结论. 发表年份、语言、资助类型、注册情况、伦理审批及试验中心数量与EBR方法三项要素中的一项显著相关. 结论: 多数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RCT未使用引证研究方法以减少研究冗余. 针灸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资助机构、伦理委员会、期刊和同行评审应致力于应用及推广引证研究方法, 以确保研究价值.  
      Keywords:循证研究;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 试验;系统回顾;证据使用者观点;元研究   
      0
      |
      0
      |
      0
      <HTML>
      <Meta-XML>
      <CITATION> <Bulk Citation> 63885477 false
      Published:2024-07-03

      Review

    • 2024, 30(6): 565-576. DOI: 10.1007/s11655-024-4101-1
      Abstract:巨噬细胞在肠道炎症和免疫稳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们受机体内环境影响可以极化成两种不同的表型. 这些表型包括经典激活促炎的 M1 表型, 以及替代激活抗炎的 M2表型. 在正常情况下, 巨噬细胞可保护肠道免受炎症伤害. 然而, 当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这些巨噬细胞极化时, 会导致 M1/M2 巨噬细胞活化失衡, 进而导致肠道炎症失控. 这种转变将正常的炎症反应转变成肠道内的病理损伤. 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直肠癌 (UC-CRC) 患者中, 与肠道炎症相关的紊乱与肠道 M1/M2 巨噬细胞的极化失衡密切相关. 因此, 维持 M1/M2 巨噬细胞极化的平衡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 UC-CRC 的有效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治疗UC-CRC的临床证据, 巨噬细胞极化在UC-CRC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以及中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治疗UC-CRC的潜在机制, 为 UC-CRC 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Keywords:巨噬细胞;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中药   
      2
      |
      0
      |
      0
      <HTML>
      <Meta-XML>
      <CITATION> <Bulk Citation> 63885515 false
      Published:2024-07-03
    0